最佳创意刺客:专诸
专诸是古代四大刺客之首,他在一场饭局中留下不朽传奇。这场饭局的主、客俱是一代枭雄,而他只是一枚棋子而已。席间的一把鱼肠剑造就吴王阖闾的春秋霸业,成全楚人伍子胥的报仇大计,专诸却因此失去性命,成为政治上的牺牲品。
吴王僚种下的杀身之祸
春秋时期,吴王寿梦有四位儿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札,当中以四子季札最贤能,吴王寿梦打算传位于季札。季札是古代著名音乐评论家,曾在鲁国点评各国的音乐。他能透过音乐判断各国的理想、现状与未来。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道德楷模。他为了不肯僭越哥哥,遂推辞不受王位,并推荐长兄诸樊继承王位,自己避居乡野。吴王寿梦死后,由诸樊代理国政,一年后,诸樊要季札遵照寿梦遗命即位,季札拒不接受王位而逃亡宋国。诸樊死后,次子余祭即位,余祭又传位三子余昧,余昧在位四年,死前欲将王位传给季札,但他仍不接受,而且逃走,说:“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从吴王诸樊开始,王位由父死子继变成了兄终弟及。于是吴人曰:“季子今逃位,则王余昧后立。今卒,其子当代,乃立王余昧之子僚为王。”此处的“吴人”是指围绕在国君身边的大夫和士,他们在春秋封建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这群人商量后决定恢复父死子继的传统,让余昧的儿子公子僚接任王位。
诸樊的儿子公子光对这种安排极为不满,因自己的祖父吴王寿梦把王位传给父亲诸樊,诸樊死后传位给弟弟,是因为要把位子最终让给季札。果真如此,那他无话可说,但如今季札不要这王位,那么,按照当时兄终弟及的顺序,理应重新再轮回,王位应重新回到长子这边。根据这逻辑,现在坐在王位上的应该是他,因他身为长子诸樊的嫡子。公子光因此一直耿耿于怀,谋求篡位。伍子胥为楚国人,他的父兄刚被楚平王杀死,他逃难到吴国并立志要伐楚报仇。他向吴王僚陈述攻打楚国的利害与策略,公子光却劝阻说:“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欲自为报私仇也,非能为吴。”因此吴王僚没有采纳伍子胥的建议。伍子胥察觉公子光有夺取王位之心,暂无对外战争的兴趣,因此他追随公子光,协助其篡位。
专诸入局成关键
专诸是吴国堂邑(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西北)人,屠户出身,长得虎背熊腰,孔武有力,侍母至孝,是当地有名的孝子。恰在此时,专诸遇到让其成名,也让其赴死的伍子胥。据《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从楚国流亡到吴国途中,见“专诸方与人斗,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伍子胥知道专诸是一位敢于赴难的勇士,就与之结交,其后更推荐专诸给公子光。公子光待专诸为上宾,厚养他的老母弱子,专诸被他们设局感动,愿意以身相报。专诸问吴王僚的嗜好,知道他爱“鱼炙”(烤鱼),就献计说可藏利剑于鱼肚,伺机刺杀吴王僚。为此,专诸特往太湖学烧鱼之术,三个月练得一手炙鱼的好手艺,烧出的鱼独具风味,厨艺精良。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逝世,吴楚相接,吴王僚趁机想占点便宜,便派兵入侵楚国,但楚国防范甚严,将吴国军队困住,进退维谷。吴国国内军备空虚,公子光觉得机会已至,便对专诸说:“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专诸说:“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公子光连忙起身叩头说:“光之身,子之身也。”
鱼肠剑藏杀机
万事俱备,公子光决定动手。公元前515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准备酒席宴请吴王僚,吴王僚欣然允诺。公子光连夜预伏甲士于地下密屋,又命伍子胥暗约死士百人在外接应。吴王僚虽想吃烤鱼,但他也不是省油的灯,采取极为严格的保安措施,从王宫到公子光宅邸的道路两旁,都设置士兵警戒,从院子门口到房间门口,再到宴席都有吴王僚的侍卫手持长剑,高度警戒;门户、台阶两旁都是吴王僚的亲信,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长矛。酒过三巡,气氛正酣,公子光就装出足踝关节疼痛的样子而退席,给地下室待命的专诸发暗号。
这次酒宴专诸以厨师身份侍奉左右。按照当时的饮食礼节,上整尾鱼时一定要使鱼尾指向客人,因为鲜鱼肉由尾部易与骨刺剥离;上干鱼则正好相反,要将鱼头对着客人,因为干鱼由头端更容易剥离。冬天的鱼腹部肥美,摆放时鱼腹向客人便于取食;夏天则背部较肥,所以要将鱼背朝向客人。时值盛夏,故鱼背向着吴王僚,而匕首就在鱼的肚子里,根本看不到。当专诸脱掉厨师的衣服,换上另外一套衣服,在武士长铍的夹持下,跪行到吴王僚案前。专诸献上一条鱼,这条鱼香气四溢,令吴王僚垂涎欲滴。当与吴王僚相距咫尺时,专诸冷不防从鱼肚子里抽出匕首(后世称为“鱼肠剑”),猛然刺向吴王僚,匕首直达吴王僚的背部,吴王僚倒地而亡。这一瞬间,专诸也被吴王僚的护卫刺杀,当场丧生。这时公子光随即指挥亲兵,将群龙无首,惊惶失措的侍卫斩尽杀绝。
吴王僚死后公子光自立为王,逼走叔父季札,成为春秋时期一代霸主吴王阖闾。伍子胥也如愿以偿,成为吴国权臣,数年后借吴军攻破楚国首都郢(今江陵纪南城),挖开楚平王的墓,鞭尸三百,报父兄之仇。
世上没有免费午餐,极大的恩惠背后往往隐藏着极大的索求,专诸的命运即为明证。他豪气干云,勇武过人,也不过是公子光和伍子胥手中的一枚棋子。专诸死后,公子光不忘他的不朽功勋,封他之子专毅为上卿,并据他生前遗愿,死后葬在泰伯皇坟旁,如今鸿山东岭有“专诸墓”。相传无锡市大娄巷的“专诸塔”,是阖闾替他葬的优礼墓,但文革时被拆除。邑人秦颂硕曾写“专诸塔”一诗:“一剑酬恩拓霸图,可怜花草故宫芜。瓣香侠骨留残塔,片土居然尚属吴。”因专诸曾在太湖边学烧鱼之术,后人把他奉为“厨师之祖”。今天的苏州名菜“专诸鱼炙”是纪念专诸而命名,它之前的名字为“全炙鱼”。专诸用的那条鱼应该是鳜鱼,又称桂鱼,巨口细鳞,骨疏少刺,皮厚肉紧。专诸鱼炙色泽金黄,外脆内嫩,甜中带酸,鲜香可口。这道菜的发明者,正是教专诸烹鱼的太和公(太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