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神秘的古代科技
欢迎来到:自说自话的总裁。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真正的未解之谜——汝窑青瓷。
它那神秘的天青色,究竟如何烧制?
曾经,有日本专家尝试用高科技复原,他们破解釉料中的显色元素,再将它们按比例一一还原。
但问题是,烧着烧着,他们逐渐意识到,这神秘的天青色,根本就不是什么物理色号,就比如,在它如今存世的94件作品里,有的像暴雨过后,那云间闪现的天青色,它稍稍偏蓝。
有的则像午后放晴,那白云卷过的天青色,它稍稍偏绿。
还有最美的,那宛如梅雨连下三周以后,某个阳光拨云乍现的瞬间,是一种微微偏灰的朦胧天青色……
曾经拥有这方青瓷盘的大文豪川端康成说,我将一直珍惜这个兼具格调与美感的青瓷色。
而历经过无数次失败的专家则说,这是一种捕捉自然的技艺,如果是900年前的真品,即使颜色不同,你也能从中感受大自然的沁入,所以,哪怕自己烧出过色谱上几乎所有的青色,但那都不是汝窑青瓷……
然而,60年前,这青瓷在伦敦地摊上,却只卖3英镑而已,但60年后,2017年它却拍出了2.94亿港币的天价……
所以,这种天青色,到底有什么门道?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故事……
1883年·英国V&A博物馆
1883年,当中国通卜士礼(StephenWoottonBushell)将第一件宋代瓷器标本,寄回英国时,半个V&A博物馆的专家们都为之震撼,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含蓄的瓷器。
本来,他们委托卜士礼再从中国收集一批中国古代瓷器,但卜士礼认为,你们可能需要看看这个……
于是,这只南宋时期,北方金国的制造的瓷碗就这样被夹带在3大箱明清瓷器中,一同送回了英国。
著名的收藏家马未都曾说,这就像从暴发户喜欢花花绿绿的大牌儿蜕变成老钱喜欢典雅的格调一样。
自从英国资本主义爆发,他们越来越富足,审美的心态也在一点点发生变化。
本来,大航海时代,他们最追捧的是花花绿绿的明清外贸瓷器,到后来,他们殖民全球,通商中国以后,又追捧略显典雅的元代青花。
但到了1880年代,当他们略显老钱之时,又忽然被宋代瓷器的典雅所击中。
可是,当V&A博物馆想再获得一件最典雅的北宋汝窑青瓷时,卜士礼却遗憾的说,存世太少,无法收集。
这个卜士礼,可不简单,他在中国住了36年,简直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比如,我们难以破解的西夏文字,他愣是给破解了37个。
另外,这个V&A博物馆,也不是什么杂牌小馆,它是在英国仅次于大英博物馆的存在,其中280万件全球藏品如货架一样密密麻麻,而它的名字,也来源于对维多利亚女王和其丈夫阿尔伯特亲王的纪念。
所以,130多年前,哪怕V&A加卜士礼,这也得不到一件汝窑青瓷……
它是当时中国最神秘的瓷器,甚至没有之一……
但是,如今我们在V&A博物馆中,却可以看到这样一件号称东亚馆镇馆之宝的汝窑青瓷盏托,它从何而来?
说来离奇,这竟然是卜士礼之后小100年,一位英国爵士从东伦敦古玩地摊上花3英镑买的……
所以,怎么会这样?
不是说好的,中国最神秘瓷器吗?
怎么会在小100年后又出现在伦敦地摊上?
这背后的故事,有点神秘……
神秘的来历
画面里这位坐在巨大飞机中央的年轻人,就是日后的哈里·加纳(SirHarryMasonGarner)爵士。
他祖传贵族,又聪明好学,不仅是英国空气动力学的元老之一,还是顶级的东方陶瓷专家和收藏家。
1970年,当他感到自己大限将至的时候,他将这件自己收藏的汝窑青瓷盏托,捐给了V&A博物馆,算是帮V&A完成了百年夙愿。
捐完以后病情好转,于是,第二年春天,他竟然又捐出另一件汝窑青瓷盏托,捐给了大英博物馆,然后,身体就越来越好,一直活到了1977年才去世……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全世界就一个汝窑青瓷盏托啊,是英国另一位从男爵——大维德的私人收藏,他出生在印度,父亲又是经常和清皇室打交道的犹太银行家。还记得我们在婉容故事里说,婉容溥仪大婚,清皇室为了筹钱办婚礼,于是抵押了好几车故宫藏品给外国银行吗?
他爸爸就是做这个生意的……
所以,他近水楼台先得月,卜士礼从民间找不到的东西,他有方法弄到……
如今在大英博物馆,他托管了一整个私人展厅,那里面全是中国瓷器的精华,其中7件汝窑青瓷,就这样像地摊货一样被密密麻麻的摆在一个展柜当中。
而这其中的那件盏托,在1970年之前,一直被认为是世上仅存一件孤品。
可现在可好,哈里·加纳爵士,竟然一连拿出两个,还一个捐给V&A,一个捐给大英博物馆。
所以,这东西你哪儿来的?
据说,哈里·加纳爵士当年的回答十分简单,3英镑东伦敦古玩市场上买的……
这怎么可能?
凭管你信不信,一切信息,到此为止,有关这两只盏托的来历,我们真的只能了解这么多。
但是马未都,马爷,曾经分享过这样一个猜测。
他认为,这是一种十分合理的捡漏,1960-1980年代,捡漏汝瓷,真的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比如,大文豪川端康成,在1960年代,就把这方自己收藏的汝瓷圆洗印在了自己的作品集中,当时人无法理解,但川端康成却认为,这是自己十分得意的收藏,本来,那次他想买的是这尊日本古坟时代的《少女头像》,可无奈钱不够,于是,只能花仅有的一点点稿费,买下了这方不起眼的青瓷圆洗,据说,仅仅500日元而已,这比哈里·加纳爵士的3英镑更夸张……
还有马爷自己也炫耀过同样的故事,他说,看,存世的94件汝窑青瓷中,是不是有一件写着藏于自己的观复博物馆?
这就是自己三十岁那年去日本捡的漏。
那会儿,自己去日本交流收藏,一眼就看出了日本人不认识汝瓷,于是,暗耐着心中的狂喜,不动声色的从日本藏家手里,接过了这件收藏,至于价格有多低?
马爷在数次节目中,都始终没有透露这个惊人的数字……
所以,为什么会这样,不是说好的绝世之美,神秘天青色吗?
怎么就这么容易捡漏?
原来,马爷认为,这一种审美向下传递的过程,虽然早在1880年代,英国的上层贵族们就已经被宋瓷圈粉,但是,审美向下传递,却十分缓慢,到了至少100年后,1980年代,依旧有很多外国人不识货,他们认为这些朴素的瓷器根本无法与唐三彩、元青花和珐琅彩相提并论。
于是,才将素雅的汝瓷贱卖。
但是,像哈里·加纳、川端康成这类审美直觉本就极高的收藏家,他们自然能在掌、眼之间,被击中美觉,认可价值。
而这种集中感,则因为,当初设计这些汝窑青瓷的人,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涵养与天赋的艺术家,这算是某种高维美学世界的灵感相通吧。
然而,这位中国古代的设计者究竟是谁?
谜之主人——寿成殿
1970年,V&A博物馆开始追寻其背后,真正的主人——寿成殿——这是镌刻在盏托底部的三个汉字。
所以,这是故宫里的哪座宫殿?
据英国人所知,当年大量的汝瓷外流,全都与故宫有关,本来,数百年间,汝瓷只为中国皇家专属,民间根本没有,比如,现存的94件汝瓷中,有22件被乾隆皇帝提过字……
但到了慈禧、溥仪的时代,皇家缺钱,就把很多故宫收藏抵押给大维德爸爸那种银行家贷款,甚至到了大清最后几年,溥仪通过赏赐和火灾平账的方法,直接将海量的故宫收藏私运出宫。
这也就是为什么1880年代卜士礼在民间找不到,而大维德却可以通过宫中渠道获得的真正原因。
因为,1880年代,清皇室还没开始向外变卖宝贝……
如今,世上仅存的94件汝窑青瓷中,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21件,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19件,大英博物馆馆藏17件,上海博物馆9件,中国国博1件,天津、吉林、广东省博物馆各1件,其余为全球各地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其中最多的是美国6件,日本4件。
北京故宫的收藏中,有7件被大火烧过,这就是1932年故宫建福宫大火的痕迹,当年溥仪说,这是有人盗朕宝贝,但也有人说,这一切就是溥仪本人导演的平账之火……
总之,清朝末期,汝窑青瓷就这样来到民间,而当英国专家们寻找寿成殿的时候却发现,故宫中根本没有这座宫殿……
所以,这是假的?
不,马上又有中国通帮他们鉴定,寿成殿,这是南宋皇宫中,太后居住的地方。
也就是说,这是,南宋太后使用过的盏托……
可不对啊,南宋根本就没有汝窑啊,汝窑在汝州,南宋早就被金国人打到江南去了,汝州这会儿是金国人的地盘儿,而且,据中国历史记载,金国人灭亡北宋的时候,汝窑就已经被毁,天青色工艺因此失传,后世无人会烧。
所以,南宋太后,为什么会拥有北宋青瓷?
这不是穿越了吗?
听到这话,中国通解释说,这不是穿越,而是收藏。
正是因为,汝瓷在北宋就很珍贵,所以,南宋太后,才会继续收藏,并使用它。
据记载,汝窑青瓷从开窑烧制,到被金国人毁灭,只有短短的20来年时间,而且,一年之中,少则一两件,多则十来件,天青色,产量极低,再加上陶瓷易碎,所以,能躲过战乱传到南宋的,哪怕皇家手中,也十分稀少。
而900年后,能传到今天的汝窑青瓷,那更是少之又少……
另一个层面,在南宋太后、皇帝们看来,北宋毁了,东京梦华录了,他们睹物思人,这也让它更增添了一份追思北宋繁华的见证感……
然而,说到北宋繁华,那段汝窑青瓷设计者的故事,也就自然的浮出了水面……
段子vs真实
传说,在北宋最繁荣的徽宗时代,宫廷御用的是定州白瓷,也就是我们后世俗称的汝官哥均定,五大窑口中的定窑。
从这幅宋徽宗亲笔画的《文会图》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白色的定州瓷。
然而,有一天,徽宗忽然对左右说,定州瓷有芒,不堪用,我觉得汝州烧的青瓷好看,你们帮我去让汝州窑好好烧几个青瓷瞧瞧。
接着,这里有一个历史悬疑,那就是,徽宗所谓的定州白瓷有芒,到底是什么意思。
目前的解读大致有两种,其中一种,似乎能深入破解徽宗设计汝窑青瓷的动机。
先说,大众的那种解读,芒就是芒口的意思。
芒口是一种烧瓷工艺,我们知道,瓷器表面有釉,这层釉是在烧好的素坯上,挂一层釉浆后再在1200度左右的高温中烧制而成。
但是,如果一件瓷器,满身是釉,那么,当釉面烧成以后,底部釉就会像胶水一样,让托盘和陶瓷融为一体。
因此,一般工艺中,盘子都是底部不上釉,这样叠起来,摞摞烧。
可是,如《文会图》所示,宋代的宫廷桌椅,都是极高档的漆器,粗糙的无釉底部,就很容易划伤漆器。
于是,定州窑工们,就把素坯翻个个儿,底部满釉,口部无釉,这样烧完以后,再在口部用金银镶边,如此做到不伤漆面,也不伤口。
而这个不伤口的金银镶边,就叫芒口。
所以,第一种解释认为,宋徽宗是觉得这个芒口碍事儿,所以让汝州窑烧青瓷。
但是,这种解释虽然科学,却无法与后面的记载互成因果,比如,为什么芒口不好,就要找青瓷?
不应该找更好的芒口工艺吗?
因此,有了第二种更小众的解释,那就是徽宗所谓的定州瓷芒,这个芒是光芒,耀眼的意思。
定州白瓷,虽然素雅,但这种白色,在徽宗那极高的审美格调中,还是略显张扬,不够老钱,再加上,徽宗信道,道家尚青,他就想烧制出一种,定格时空与自然的天青之色,这是对道之美妙的追求。
可是,这种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道之美妙青色,如何像工匠和左右描述呢?
徽宗,也想了很久很久。
据说是一天午后,徽宗忽然看到了阴雨乍晴后,天空露出的那一抹朦胧青色,于是,他对左右人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过来(将来)。
这,真的是美啊,徽宗终于在自然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道之天青色。
比如,大英博物馆代收藏的这件大维德青瓷圆洗,上面就有暗暗的双鱼纹,这应该是徽宗当年极喜欢的器物,双鱼也是道家的阴阳……
一般大家说汝窑青瓷,说天青色的故事,大概就只会讲到这里,但事实上,天青色,包括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过来(将来)这句诗,据记载,并非徽宗皇帝的原创,而是历史上被我们忽略的另一位,集艺术家、军事家、政治家、铠甲军械专家、格斗家;诗人、画家、城市规划专家于一身的全才皇帝,他叫做——柴荣。
如果柴荣不是英年早逝,也轮不到他手下那个名叫赵匡胤的将军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这段记载中说,到了明代,传说中,柴荣建立的柴窑,就已经找不到任何一只完整的瓷器了,当时收藏家哪怕得到一片柴窑碎片,都与黄金、翡翠同价,可以用来装饰玩具。
明代收藏家们都认为,这是柴世宗,柴荣烧制的东西,而它神秘的天青色呢?
也是柴荣当年提出的烧陶brife(需求),叫做,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这)般颜色做将来(过来)。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这首诗的记载,因此,很可能,徽宗brife的故事,只是后世根据柴荣brife编得段子,而柴荣的柴窑究竟有没有烧出过比徽宗汝窑更美的天青色呢?
它又是如何被毁,如何消失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的呢?
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总之,这就是“雨过天晴云破处”背后的段子与真实,任何神秘,都不是一蹴而就,汝窑青瓷的工匠们,很可能还记得60年前的柴窑秘传,于是,他们开始在北宋最繁华的时代,帮徽宗复活这种神秘的天青色……
接着,当中外历史学家们在1970年代纷纷破解这些故事以后,我们却忽然意识到——汝窑窑址在哪里?
想要破解并复活天青色,就必须找到古代窑址分析、研究,但这一找却发现,根本找不到啊,难道这又和柴窑窑址一样,是一个物理世界中无法找寻的历史悬疑?
汝窑在哪里?
顾名思义,汝窑一定在汝州,可是汝州大得去了,再加上黄河泛滥。
北宋汴京,都在如今开封地下8-9米的位置上,这叫做地下叠城,这种现象,是由于历代黄河决堤、改道,一层层叠高土地的原因,而汝州也恰好在黄河掩盖的这片区域当中。
所以,除非你能用铲子挖遍整个汝州,否则,真的很难从地面上直接找到当年的汝窑窑址啊。
因此,到了1980年代,改革春风吹来,社会蒸蒸日上,我们的考古专家们也都默默放弃了如此浩大的寻找工程,再说,当时英国人、日本人都还在把汝瓷当普通古玩贱卖,我们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意识到汝窑青瓷的价值呢?
然而,汝州、宝丰当地的一些居民,却并不这么认为。
他们可能是因为世居汝州,搞不好谁就是当年工匠的后代,所以,他们还隐约记得900年前的辉煌……
比如,1977年,刚刚从县文化馆调到清凉寺陶瓷厂的年轻人王留现,他在陶瓷厂工作一段时间后就怀疑,我们这个厂,是不是就是900年前,汝窑旧址啊。
因为,当地有一个乡间俚语,叫做,清凉寺到段店,一天进万贯,这是形容清凉寺到段店一带的商贾繁荣,然而,如今的清凉寺村,清凉寺陶瓷厂,这都什么鸟不拉屎的地方啊。
所以,这个俚语和这个清凉寺村,会不会都是在描述900年前的北宋繁华,然而,又为什么繁华呢?
会不会是因为汝窑窑址,就在清凉寺村?
当时因为要向外贩卖瓷器,才带来商贾繁华?
听着有点儿脑回路错乱吧?
那就对了,因为,当王留现把这个想法向厂长汇报以后,厂长说,最近村里来了个卖核桃的,你要不去看看?
这是让王留现补补脑子的意思……
然而,王留现的推断有道理吗?
其实,从后来来看,极有道理,因为,地形会被黄河冲刷,但地名不会,清凉寺到段店,这两个地名之下,绝对藏着什么古代秘密,可是,当时的王留现势单力薄,不可能靠自己的一双手去挖。
于是,他就只能等啊等,一边等,一边工作、学习,靠陶瓷厂有限的经验和书籍去一点点丰富自己的猜想和理论。
然后,时间一晃过去了8年,在1985年的一个暴雨之夜过后,清早,忽然有线人跑来跟他说,清凉寺村一户村民的红薯地窖塌了,他们挖出了瓷片,听闻,王留现立刻赶了过去。
果然,和自己的猜想一致,村民地窖中,挖出了这样一方天青色的盘子。
然而,王留现估计是为了发展线人,把自己的理论给很多人讲过。
于是,这户村民,竟然狮子大开口,要600元把瓷盘卖给王留现。
85年的600元,是王留现整整一年半的工资……
看来,想捡漏,还是不能到处张扬啊。
迫不得已,王留现东拼西凑,再一咬牙一跺脚终于花了600元,拿下这张青瓷盘,也算是为自己的理论埋单。
然而,当王留现把瓷盘拿到厂里,再次有图有真相的跟厂长、领导们宣讲自己的理论时。
大家都笑了,这就是没色儿的碟子?
北宋皇帝用的?
哈哈哈哈,大家不过一笑了之。
王留现当然不服,1986年,他决定带着自己的盘子,前往西安,去参加《中国古陶瓷研究会》,那会儿出趟远门不容易,王留现也是省吃俭用好几个月,终于到了大会上,他写了一篇《试论宝丰窑的历史成就和与汝窑的关系》向主委会提交,其中说,自己手里的出土青瓷盘,符合历史记载的满釉支烧,三支钉痕,香灰胎,天青釉,冰裂纹片,润之如玉等特点……
这里补充一下,什么叫满釉支烧和三支钉痕,这是一种宋徽宗的强迫症审美。
还记得前面芒口的工艺问题吗?
想要好揭取,就必须让瓷器有一面没有釉,不是底面,就是口面。
比如,我们看到的这个唐代瓷瓶,它整个下半部分没有釉,为了好揭取,搞得像没穿裤子一样。
还比如,这个清代的大红釉瓷瓶,细看底部,坑坑洼洼,这就是满釉以后,硬给敲下来的痕迹,很难敲的啊,就像把瓷碗敲出一个平整的底部一样,一旦失手,整件报废……
所以,哪怕如此难敲,这种狗啃一样的底部,不说过不过得了宋徽宗的审美,最起码也过不了北宋昂贵的漆器桌面……
于是,汝窑工匠们发明了这种支钉烧,先做一个支钉台子,将满釉的瓷器,支在上面烧,烧完以后,在敲掉几个支钉即可,我们如今所见,最极品的汝窑青瓷支钉可以做到如芝麻一般细小,十分好看,这样终于能过得了宋徽宗的审美了。
再说香灰胎、天青釉,这个是指从支钉处露出的胎色如香灰,釉面如雨过天青的颜色。
还有冰裂纹片,和润之如玉,这也是汝窑青瓷的两大特点,那就是,神秘的天青釉,会在冷却时发生两个奇特的变化,一是变得如玉一样剔透却又朦胧,给人一种温润感。
二是,它会自然开裂,裂出一些十分好看的纹样,有的像梨皮,有的像蟹爪,有得则像密集的芝麻花。
接着是这句,唯釉色稍有深沉,可能为拣弃之品……
这是王留现在说,自己这个唯一的缺点,就是釉色有些朦胧、发灰,可能是当时皇宫没有选中的产品。
有传说,从柴窑开始,一批批极品青瓷,就必须柴荣和宋徽宗这类艺术大师亲自挑选,如果没被他们挑中的,那么也不能流入民间,就地销毁。
所以,王留现怀疑,自己这只,就是当年本应该被销毁,但出于工匠爱惜自己的心血,阴差阳错,让它留下在工厂当中,一直到1985年重现天日。
然而,后来我们知道了,这种朦胧灰的感觉,可能才是天青色的最极品,却为什么没被选中?
也许那天徽宗在师师那边,没空,让一个品味不高的宫人帮自己选了?
好了,我们不瞎猜了,继续说王留现的故事。
论文提交上去,可现实再一次泼了他一盆冷水,组委会没人在意自己的文章,他始终在会场旁听……
直到大会临近结束,王留现才鼓起勇气,拦住了时任上海博物馆副馆长的古陶瓷专家——汪庆正。
汪馆长只一掌眼就说,哟,哎呀,你怎么早不给我看?
这是终于碰到了识货的行家啊,王留现有点想哭,可是,当汪馆长惊讶过后,又把瓷碟还了回来,脸上波澜不惊,就像见怪不怪一样,王留现见状,这次心,就像死了一样,难道自己真的错了?
1年后……
1年后,王留现忽然收到了上海博物馆的来信,信中说,看到你的东西基本完整,希望你能将它带来上海,与上海博物馆馆藏的汝瓷进行对照鉴别。
听到这话,王留现二话不说,即刻挤上南下的绿皮火车,赶到了上海博物馆。
到馆以后,对方也是好吃好喝的招待,至于对照鉴别嘛,这天晚上,汪馆长,忽然又来,一脸严肃地说,你这件已然确定为汝窑青瓷笔洗,以你的研究,你也应该知道它的重要性,它是国宝,可它略有缺口,不甚完美……
但是,我们还是决定给你颁发国家文物局的奖状和5500元的奖金。
如此,王留现这方笔洗,就留在了上海博物馆,我们至今依旧可以参观。
而这背后更大的意义在于,王留现的理论得到了认可,开始有国家级的考古队,进驻清凉寺村,调研、挖掘,似乎900年前的汝窑窑址,就要重现天日。
但是,阴差阳错,考古队一开始并没有按照王留现的理论,挖掘清凉寺村,而是在周边挖了整整10年,从88年到98年,考古队总是挖出一些,汝窑民间款窑址,这里面烧得东西,没有皇家贵气,全是销售民间的大路货,那座专供皇家的窑口迟迟不肯现身。
接着,时间来到了99年,恰好又是一个暴雨之夜,恰好又是地窖塌方,恰好又是清凉寺村的村民,拿着瓷片赶来上报,考古队长孙新民这才意识到,王留现真是神啊,难道皇家窑口,真的就在清凉寺村内?
一铲子试掘下去,十几个天青色瓷片出土,到了2000年,考古队终于锁定了一个500平米的核心区域。
上面住着四户人家,在搬迁完毕以后,考古队挖开地面,这底下,果然是层层叠叠的天青汝瓷……
最深处,达到了7米的厚度……
也就是说,这四户人家,在一层层2.94亿的现金之上,不知道睡了多少个年头……
好了,不扯远了,这里有一些,出土修复的瓷器标本,我们可以欣赏欣赏,它们的器型,多达四五十种,甚至比传说中的器型,还要丰富……
就这样,我们终于在新千年伊始,找到了汝窑窑址。
接下来,继续破解,这种神秘天青色,究竟如何烧制?
1977年·活人祭窑?
1977年,几乎与王留现同时,北边汝州陶瓷二厂的一位年轻人也在思考,如何复活汝窑青瓷?
他叫做朱文立,首先是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尝试用玛瑙末制釉,可是,玛瑙的成分是水晶,二氧化硅,这根本就是1200度炉温烧不化的东西啊,古人在瞎忽悠什么?
很多古窑传说中,都有活人祭窑,诱发窑变的情节,于是,朱文立就想,会不会是骨头?
钾、钙、血铁等元素诱发了窑变?
于是,从1977年开始,他就不停的用各种动物骨头做实验,一遍遍配制釉药,一遍遍烧,可天青色从不出现,朱文立说,整整10年,我算是体会到什么叫烧天青釉难,难似上青天了,这是古代流传的谚语。
如此直到1987年4月,朱文立决定烧最后一窑,要再不出现天青色,自己就再也不烧什么天青釉了。
然后,这一窑朱立文烧了三天两夜,不眠不休,可停火一看,里面的瓷器还是豆青色,自己当场就泄了气……
这里补充一点,豆青、冬青和天青,究竟有什么差别,如图所示,天青温润而神秘,豆青温润有余而神秘不足,而冬青冰冷,似有轻薄。
从豆青到天青,这简直比登天还难,朱立文在后来的采访中说,五年,这一窑是自己五年的努力,相当于又白费了,失望透顶,当时扔下窑炉,回房倒头就睡,那一觉睡了几天几夜的感觉。
然而,睡醒以后出窑,朱立文却在这一窑中间,意外发现了四只天青蛇。
整窑大约100多件,为什么就这四件出现了天青色?
追本溯源,朱文立忽然意识到,二次窑变,对,这次自己睡过了头,瓷器在窑内降温时间很长,一定是降温过程中,它又发生了二次窑变。
这简直跟鬼一样,烧窑的过程要根据火候、温度、釉药配方窑变一次,这个好理解,秘色窑、龙泉窑、钧窑以及前面聊过的建州窑天目碗,这都是一次窑变的神鬼之物。
但万万没想到,汝窑青瓷,竟然还要在冷却的过程中,神鬼二次窑变。
有了破解思路后,终于,再烧一年,朱立文总结出,每下降60度,颜色就会窑变一次的经验,从月白色,到天蓝色,再到800度以下时,最关键的天青色窑变,这就是整个二次窑变的秘密。
但如何掌握它?
那就是朱大师密不外传,或者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秘密了。
从釉药调制,到二次窑变,如今已经有很多汝州匠人们用自己的方法复活出天青釉。
但是,它们究竟有多高的还原度呢?
大概从2000年开始,日本专家们也走上了复活天青色之路,但他们决定用更科学数据和微观结构去标定、还原神秘……
钾与石英的结晶?
首先,日本专家们拿出了这样两幅真假天青釉显微对比,他们发现,真天青釉的那种神秘、朦胧感,来自细微气泡间的这些钾与石英也就是二氧化硅的结晶。
这些结晶是在冷却的过程中形成的,这或许就是二次窑变的秘密。
接着,他们破解釉面成分,发现,神秘的天青色并不来自氧化钴。
本来,大明正德年间,大清乾隆年间,皇帝都下令过复活汝窑天青釉,但当时烧出来的釉色都偏蓝,包括现在的汝州复活工艺,也偏蓝,这是因为,当时和现在的工匠采用了氧化钴的釉料,但化学分析却证实,汝瓷天青色,不是氧化钴的蓝色,而是氧化铁的绿色。
接着,为什么南宋再也烧不出天青釉?
因为汝州失陷了,只有用汝州这边含铁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的青干石,才能烧出它那种铁元素的天青色……
另外,汝州瓷土中还含有微量的二氧化钛和丰富的氧化铝,这两金属氧化物,就是神秘天青色,那种光洁感的来源。
当它们在炉火中发生神奇孕化,第一次窑变后,你会看到宛如天空的青色。
但真正将这一抹天青色锁住的,是二次窑变,是冷却时,那极微妙的气泡、钾与石英的结晶,日本专家认为,它就像冻结时间的装置一样,将雨过天青的那一抹神秘,永远冻结在釉色之上。
这种冻结甚至穿越时空,和古画、古建筑的自然褪色不同,你现在看到的,依旧是900年前,徽宗看到的颜色……
青瓷之美,就是这样这样一种冻结并穿越时空的美感。
然而,究竟如何用炉火、温湿度和科学数据来还原这些微观结构和化学原理?
日本专家表示,且烧吧,这真不是一种物理色号,如果烧出来的东西,感觉不对,那用显微镜一看,也就果然能发现,它的微观结构上,没有那层朦胧的钾与石英结晶……
这真是太难了。
完整的烧制流程
故事回到汝州这边,这位宝丰清凉寺汝瓷协会会长,王君子,王师傅为我们展示了完整的烧制过程。
首先是在汝州山上采高岭土,当地人称之为青干石。
其次,是历史上记载的玛瑙入药,这其实是汝州附近几条山沟里的长石和粗玛瑙石。
这片上山的原料,已经被证实,与考古挖出来的宋代原料相同,北宋人,也是在这里取土。
所谓的香灰胎,就一定要用这种青干石制作。
接着,是让这些青干石自然风化,风化半年后,取那些最易碎的石料进一步研磨、沉淀,并反复水洗、过滤,最终得到了一些泥浆,装袋陈放。
等待陈放的水分散尽,这样就练成了泥料,接着用泥料制坯,反复捶打、揉搓,去除空气,然后,在转台上制作毛坯,当然,也可制造磨具,灌入泥浆,压塑成坯。
毛坯之后是修坯,修好以后是用900度炉温烧制素坯。
烧完素坯以后,就是上釉了,而釉药的配方,这个,师傅们一般不说,但主料都还是汝州附近的一些白钾长石、黄纳长石、方解石、白云石、玛瑙石和黄金土,等等等等。
等到釉药制成,接着就是素坯上釉,汝窑和别的瓷器不同只上一遍釉,上完釉以后,就是入窑烧制了。
王师傅在这里透露了三不烧的古老原则:
1,天热不烧;
2,天冷不烧;
3,刮风不烧;
总之,一年算下来,其实也就是汝州秋天短暂的两三周特别适合烧窑。
为什么三不烧呢?
这可能与窑变的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有关,天热气压低、天冷温度低、刮风氧含量不稳定,这可能都将严重影响冷却时的二次窑变。
接着,入窑烧制,传统的柴炉要烧4天,而现代化的燃气炉,则只需要两天,整个烧窑过程,师傅必须不眠不休,时刻通过炉内火标来掌握火候。
最终,何时停火,何时升温,何时大火,何时小火,这全凭师傅的经验掌控,这是一次窑变的关键。
接着,就是停火以后的神鬼二次窑变,据说,这个过程在夜深人静时,我们都能听到那种如玉器碎裂一样的开片声,这里还有一段收音、放大以后的开片声合集,真的就是这样一种空灵的感觉。
这是漫长的等待,把一切交给上天,人力毫无办法,这就是第二次窑变的关键。
最终,当产品从窑炉中拉出,大概率1000只当中,是只有1只合格的天青色……
如果说,烧天目碗是抽中一次SSR,那么汝窑青瓷,就是连抽两次SSR那么难……
然而,哪怕千分之一的抽中概率。
当我们将如今的这些天青色与古代真品对比,微观结构,还是一目了然,并没有那些朦胧的钾与石英的结晶。
所以,哪怕是我们如今破解了一切,但依旧不知道900年前古人究竟如何,用炉火、釉药和冷却来实现那一抹锁住自然的天青色……
也许,有人说,这就是北宋灭亡的原因吧。
从清凉寺的出土来看,他们也是烧了极大量极大量的废品,为什么历史记载,天青色一年也就多则十来件,少则一两件?
因为,这对古人来说,也是连续两次抽中SSR的概率啊……
为了那一抹青色,为了宋徽宗道之美妙的含蓄审美,我们把最富足的北宋,烧灭在了清凉寺的炉火之中……
回到现实
回到现实,如今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着这样一方,底部刻有奉华二字的天青色瓷碟。
专家认为,这就是北宋之后,南宋第一个皇帝——宋高宗赵构的收藏。
是他的爱情信物,但同时,也是北宋的亡国见证。
何为奉华?
原来,这是高宗赵构,最爱的才女,刘贵妃的印信。
有可能,这方瓷碟,就是赵构当年还在北宋当康王时,好不容易获得的一方天青色,送给了自己的爱人——奉华。
可后来呢?
康王作为出使北方而侥幸活下来的唯一个大宋王子,他东躲西藏,他被马背震坏了器官,他甚至被身后的金兀术搜山检海抓赵构,而他,却始终没有扔下这方奉华瓷碟,最终,将它带到了杭州,带到了南宋。
有人说,这是赵构对爱情的信仰,有人说,这是赵构对自己勿把杭州当汴州的告诫。
但也有人说,这不过是赵构为了证明自己名正言顺,是皇族血脉,有资格建立南宋的信物。
然而,无论如何,这方奉华瓷碟一直被摆在南宋最显眼的皇家收藏之列,赵构用它来明示大臣,谨记国仇家恨。
可是,不久以后,赵构却决定用莫须有的罪名处死要北伐中原,迎回徽钦二宗的岳飞。
赵构也慢慢的重新点燃了建州窑、龙泉窑的炉火,一个直把杭州作汴州的醉生梦死时代又开始了……
也许,这就是汝窑青瓷背后真正的绝美之处吧。
除了那些外国人能读懂的自然之色,朴素之美,我们还能从中读出更多的历史之美……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最后夫人说,烧10万个,只留1个,原来这就是老钱低调而奢华背后的原理啊……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