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西方哲学家,他的性格异常孤僻,思想也相当激进,很难被同时代的人所接受,所以他生前也只有一点小小的名气。

弗里德里希·尼采

但是,在他死后,西方文化界和哲学界越来越意识到他的伟大,他反倒成了20世纪最走红的哲学家。

据《新约》记载:

彼拉多奉命处死耶稣

耶稣出来,戴着荆棘冠冕,穿着紫袍

彼拉多对众人说:你们瞧这个人!

作为先知和殉道者

“这个人”的命运就是被出卖

被杀害

尼采把自己也看作是一位殉道的先知,不被他的时代所接纳,反被众人所敌视。但尼采知道他属于未来,他自信地宣称“我的作品将在百年之后得到重视。”

尼采的童年

1844年,尼采出生于德国一个传统的牧师家庭,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的路德教派成员。

尼采出生五年后,父亲就因为脑病去世。不到一年的时间,尼采的弟弟也因为相同的神经危机去世了,只留下尼采与妹妹相依为命。

小尼采的童年时光大多是在教堂里度过的,教会所演唱的合唱曲为尼采打开了通往音乐殿堂的大门。

九岁的尼采开始学习弹奏钢琴,不久之后,他不仅可以即兴演奏,还可以和着朗诵进行伴奏。

十四岁时,尼采因为出众的天赋被一所修道院式学校授予了奖学金。

尼采离开家进入了这所历史悠久的名校,在学校里,尼采几乎不和任何同学接触,也极少参加游乐活动,他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学习、读书和写作。

初识叔本华,创造自己的哲学

20岁时,成绩优异的尼采进入波恩大学深造。也是在这里,尼采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个恩师:里奇尔教授,并在里奇尔教授的指导下研究神学和古典语言学。

1865年,21岁的尼采跟随里奇尔教授转学莱比锡大学,继续研究古典语言学。

在这一年,尼采遇见了人生中的第二个思想恩师:叔本华。

更多阅读被嫌弃的叔本华

那时,尼采上大学二年级,他在莱比锡一家旧书店里偶然看到了叔本华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尼采只是简单地翻了翻这本书,就如同中了蛊一般:

“在这本书里

每一行字都在呼喊放弃、否定、听天由命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面镜子

其中无与伦比地映现了世界、人生和我自己的心境。”

尼采生性敏感忧郁,叔本华的悲观哲学是如此契合他的心情。当然,对于尼采来说,如果只是在悲观哲学上的情感共鸣,结识叔本华就没有多么重大的意义。那么,真正的意义在哪里呢?

尼采明确承认,叔本华就是他终于找到的哲学家导师,叔本华也的确是尼采走上探究人生意义哲学之路的引路人。

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一种盲目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冲动,一切现象包括人在内都是意志的客体化表现。

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学说将尼采领进了哲学之门。

受叔本华的影响,尼采也把生命意志看作世界的本质。但尼采并没有停留于此,他不甘心悲观,努力要寻找一条新的思路,为人生创造更积极的意义。

在尼采看来,这种意志却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创造力量,为了和叔本华的“生命意志”有所区分,尼采创造了“强力意志”这个概念。

在自传中,尼采称自己就是“命运”,面对个人的痛苦和毁灭,他拍着手,对生命高喊着“再来一次”,他唱了一辈子生命的颂歌,他成了一位“人生的辩护者”。

结识瓦格纳,得到一生挚友

1868年,24岁的尼采收到了一封巴塞尔大学寄来的信。他们在杂志上看到了尼采发表的论文,对尼采十分满意,想要聘请他为语言学课程的教授。尼采欣然接受了这个令人倍感荣幸的建议,只身前往巴塞尔大学任教。

到了瑞士巴塞尔,尼采搬进了自己选定的住所。课余时间他常常去湖边远足,而此时,著名的音乐家瓦格纳正在附近的湖边隐居。

一天早晨,尼采独自一人徒步走在湖边,突然听到忽高忽低的演奏声从一座庄园里飘了出来,接着尼采又听到了和声。这和声哀而不伤,在庄园里悠然回荡着。

从小就喜好音乐的尼采,为听到了如此美妙的演奏而兴奋不已。他按响了门铃,拜访了庄园的主人瓦格纳,谁知两人竟一见如故。

瓦格纳向尼采讲述了自己即将完成的作品,以及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尼采被这个孤独而又富于灵感的灵魂深深吸引,他彻头彻尾地拜倒在了瓦格纳的才华之下。

瓦格纳很欣赏这个有着独特思想见解的年轻人,等到尼采告辞离开时,瓦格纳还陪着这位年轻的朋友沿着河畔散了会儿步。

此后,尼采成了瓦格纳家里的常客,他经常去拜访这位浪漫主义音乐大师。

尼采在瓦格纳身边度过了他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

在巴塞尔大学,尼采全心全意地工作,学生们对他爱戴有加,同事们也对他十分友好。他的才智、音乐天赋、与瓦格纳的友谊为他赢得了许多声望。

与病魔抗争,《曙光》诞生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1870年8月。

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德国向法国公开宣战了。

这个消息让尼采心痛不已,他再也坐不住了,决定立即投身到保卫祖国的行动之中。

他参加了战地医疗队,在救治伤员的过程中,本就身体虚弱的尼采不幸被伤员传染了,患上了痢疾和白喉。

这段时期,可以说是尼采生命中最艰难的日子,战争像魔鬼一样降临,尼采一直都没能从战争的阴影中恢复过来。

他夜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剧烈的神经痛、失眠、眼疾、胃病、传染病折磨着尼采。

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

“我的生命力降到了最低点

我仍然活着

可是我看不到面前三步以外的地方。”

在病痛的折磨中,尼采极度渴望健康,并把这种渴望变成了一种哲学创造。尼采认为人在逆境中应当自我克服,努力走出逆境。

正是怀揣着这种信念,尼采开启了自我康复之路。比如,他开始关注自己居住的地点、环境、气候状况、食物的平衡以及消化问题等等。其次,尼采精神上的自我康复是思考和写作。

这个时期的尼采虽然身体上极度虚弱,在理智上却是极度清醒的。他思考出了许多新的东西,《曙光》这本书就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

尼采把《曙光》的写作看作一种疾病康复的锻炼,并从中寻得了那种超越痛苦的来自灵魂的欢愉:

“那些不能杀死你的

都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尼采这句振聋发聩的名言,也来源于他生命中这段最暗淡的时期。在尼采看来,一个人必须体验过自身的强大和衰弱,才能重新发现生命,发现自我。就像诞生于悬崖峭壁上的花朵,总是能够开得格外灿烂。

除了《曙光》,尼采的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诞生于尼采生命的低潮期。尼采在自传中强调: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在自己的所有作品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通过这本书

我给同胞送去一份最大的赠礼。”

西方传统中对于永恒的理解是超越时间的,简单来说就是人的生命是十分短暂的,只有死后到达天堂才能实现真正的永恒。

而尼采要在时间之内解释永恒,永恒不是静止不变的彼岸,而是生命永不枯竭的自我更新、永恒轮回。

在尼采那里,这种“永恒与变动”、“存在与时间”关系的转变,就是从怨恨生命到肯定生命、从病态生命到健康生命的转变,这也正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主人公所要经历的转变。

尼采的感情之路

在尼采的生命中,在他一生被拒绝的4次恋爱经历中,只有一位女子让他产生了这种爱的感觉,这个女子叫莎乐美。

莎乐美是欧洲文化史上的名媛,她才华横溢、品貌双全。她的忧郁气质和尼采刚刚相配,他的思想她也都懂。

见面后,尼采跌跌撞撞地拜倒在莎乐美的石榴裙下,可是这个文学女青年只爱慕尼采的才华,却不爱慕他本人,他的鸿雁传情换来的是彼岸莎乐美的拒绝。

在爱情里,尼采总是卑微得如乞丐,他前3次恋爱虽然也被拒绝,却没有这次陷得这样深。

第4次被拒绝,也是最后一次被拒绝后,他彻底灰心无比绝望,几乎想要自杀。还好他当时没想好死去的方式,于是看破红尘,开始背包客的生涯,行走天涯海角。

这张似乎有些滑稽的照片是尼采提议照的,这是纪念他和莎乐美还有她的追求者之一,也是尼采的朋友:德国思想家保尔·里。

有些滑稽的照片

莎乐美跪在一辆做道具的小推车上,用一根树枝当做鞭子高高举起。他和保尔·里站在车前,用一条麻绳绑住两人的胳臂。这样一来,尼采和保尔·里就成了拉车的马,被莎乐美拿着鞭子抽打着他们往前走。

他笑着大声说:“没有比这更好的姿态能表明我们三个人目前的关系了。”

“嗵”的一声快门响,留下了一张珍贵的三人合影,也留下了一句尼采的警言:“你要到女人那里去吗?可不要忘了带上鞭子!”

尼采生命的末期

生命末期的尼采完全就是在从事破坏工作,他开始扫荡一切基督教的道德观念,并对一切价值做重新的思考与评估,引发了长达几个世纪的热切讨论。

尼采曾经说,“我不是一个人,我是炸药。”

尼采的一生横跨音乐、艺术、哲学、诗歌等多个领域,核心问题其实也只有一个: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然而,这个问题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正如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所说的:

“在人生这条路上

有人走在前方,就有人落后

有人走得快,就有人走得慢

或快或慢,该往哪儿去

都是个人选择。”

尼采所承受的这一切,就像他那句被世人推崇的名言:“一切决定性的东西都在逆境中诞生。”

随后,尼采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而他最终结局也依旧是残忍的。他一生的成就如此之多,却在最后发了疯。

那么,尼采为何发疯呢?

据说,这与遗传有关。所以,史料说尼采的疯病是三代遗传。

1900年,发疯后11年的尼采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尼采生前一直在抱怨,因为当时没有人能理解他的思想。直到死后,他的学说和惊世骇俗的言论,如“重估一切价值”、“上帝死了”悄然兴起。

标签: 弗里德里希·尼采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