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的最大秘密,原来中国神话和阿努纳奇都是真的!
话说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一位美国学者叫做亨丽埃特·默茨,她发现《山海经·东山经》所描述的四条山脉,竟然和北美洲的四条山脉极其相似。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几经考察之后,默茨就默默背弃了行囊,开启了漫长的探索之旅。她要用自己的双脚,亲自去丈量勘测那些山脉。整个过程,默茨都严格按着《山海经·东山经》中的描述,书里说向东300里,她就向东300里,书里说向南200里,她就向南200里(详见《山海经·东山经》大禹勘探美洲,4500年前中国人就往返中美之间?)。
就这么一点点走下来,默茨惊奇的发现,美国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还有海岸山脉,这四条山脉的山峰、山与山之间的距离、山脉的走向、河流的位置还有走向、甚至是里面的动植物,竟然都和《山海经·东山经》中所描述的四条山脉一模一样。而同样的这四条山脉,要保证山和山之间的距离、山脉的走向、河流的位置和走向、甚至是动植物,都与《山海经·东山经》保持一致的话,在现在的中国版图里是根本找不到的。难道《山海经·东山经》所记载的,真的是北美的地理风貌么?
这根本就不可能,因为相传《山海经》是大禹和伯夷至九州各处,命山川、类草木、别水土而成的游记,而大禹和伯夷可都是夏朝之前神话时代的人物,距今都至少四、五千年了。那个时期的人,是绝对不具备远洋航行能力的。要想从亚洲去往美洲,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通过冻结状态下的白令海峡。
美洲的原住民,被认为就是从三万年前,在冰冻时期通过白令海峡迁徙到美洲大陆的。而这一进程早在16,500年前就已经终止了,因为白令海峡上一次的冰冻期就结束于16,500年前。在那之后,茫茫大海就彻底挡住了人们的去路。那四、五千年前的人们,是不可能横渡白令海峡的,也就自然不可能去过美洲。
正当所有人被《山海经》东边的游记搞得一头雾水的时候,又出现了更多让人无法解释,甚至是颠覆历史的发现。《山海经》中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又揭示了怎样的可怕真相呢?
《山海经》-西部游记
很多看过《山海经》的人都会不约而同提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山海经》里记载的动物根本就找不着。那会不会是找的范围不对呢?如果摒弃《山海经》记录的只是中国这片区域的固有看法,而是把视角拓宽到整个世界的话,新世界的大门也就此打开了。
《山海经·西山经》里记载了这样一种鸟:形状长得像雄鸡,但却长了一张像人一样的脸,它的名字叫凫徯,叫声就像在自呼其名,就是“凫徯凫徯”的叫。这种人面怪鸟,在中国确实很难找到,但既然是《西山经》,描述的是西部世界,那就不妨大胆的以华夏这片土地为视角的中心,向地球的西边找找看。还别说,好像还真的找到了,就是它,看看像不像一个长着人脸的雄鸡呢?
这个家伙叫角雕,又叫哈比鹰。哈比鹰最大的特点,就是它长了一副人脸,而且身上的羽毛,尤其是头上那撮儿,看起来也和书中所说长着人脸的雄鸡十分相似。但是这家伙主要分布于今天南美洲的热带雨林里面,难道《山海经·西山经》真的跑到了如此之西么?
《山海经·西山经》还有记载说:有一种鸟,形状像野鸡,全身有五种颜色,叫做鸾鸟。像野鸡,而且全身还有五种颜色,根据这个关键词一搜,就会得到这只鸟。这只鸟叫补锅鸟,它的身体是黑色的,腰和额是黄色的,眼纹白色,胸淡灰色,腹黄绿色。仔细看它的形状,是不是和书里写的一样,像只野鸡?这家伙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东部,是那边常见的一种鸟。
《山海经·西山经》还有记载,说还有一种鸟,形状长得像猫头鹰,长着青色的羽毛和红色的嘴,舌头像人一样,能模仿人说话,名字叫做鹦鹉。这个描述其实已经很明显了,就是我们现在的鹦鹉。但非常奇怪的一点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关于鹦鹉最早的文字记载来自于《后汉书》,说是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汉献帝在位时期,在益州,也就是今天四川一带的少数民族首领,就给当时的朝廷进贡了三只鹦鹉。这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第一次出现鹦鹉,距今大概1800年。但《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古籍,推测距今至少应该有四、五千年的时间了,那个时期的华夏大陆,根本就没有鹦鹉的身影,《山海经·西山经》究竟是在哪看到的鹦鹉呢?
根据记载中“青羽赤喙”一词搜索,搜出来了红嘴蓝鹦鹉。青蓝色的羽毛,红色的喙,能学人说话的鹦鹉,可这家伙的原产地却远在非洲。那么问题来了,四、五千年前的人,究竟是如何渠道的非洲呢?
确定西部世界
《山海经》所描述的西部世界,怎么可能会去到非洲呢?甚至还有南美洲的身影?《山海经·西山经》里有这样一段记载:有一种叫做文鳐鱼的鱼,它的形状像鲤鱼,却长有鸟的翅膀,浑身布满苍色的斑纹,它的头是白色的,嘴巴是红色的,经常从西海游到东海,最擅长的是在夜间飞行。
之前人们一直以为,《山海经》中所指的西海,就是今天的青海湖,而东海就是今天的东海。可是我们都知道,青海湖和东海根本就没有连通,而且青海湖里也根本没有什么长着翅膀的鱼。提到长翅膀的鱼,脑海里最先蹦出来的那肯定就是飞鱼了,它的形状确实有点像鲤鱼,长着鸟一样的翅膀,身上也有苍色的斑纹,白色的头,红色的嘴巴,擅长在夜间飞行。而更神奇的是,飞鱼的活动轨迹是从西边的大西洋,一路游到太平洋,然后再游回去。所以《山海经》中的西海,可能指的根本不是青海湖,而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大西洋。东海可能也并不是我们今天的东海,而是整个广阔的太平洋。
以上说的都是动物,如果还存在争议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记载,基本就可以坐实了。例如《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就有这样一段记载:有一个地方叫寿麻国,这里的人如果站在太阳底下,是没有影子的。如果朝着前面大声呼喊的话,四面八方一点回音也没有。这个地方太热了,人是不可以去的。
站立在太阳下没有影子,而且热得不能去的地方,第一联想到的是不是非洲赤道?热,太阳直射,人站在太阳下,确实是没有影子的。而且非洲草原一望无际,大声呼喊,确实不会听到任何回声。如果说寿麻国是非洲还有一丝疑虑,那么接下来的记载,会再次坐实《山海经》是世界地图的猜想。
还是《山海经·大荒西经》:劳民国在它的北边,那里全是黑人,怎么个黑法呢?那里的人脸、眼珠子、手脚全是黝黑黝黑的。在太阳下没影子,热得没法去,人从脸到脚全部漆黑一片。这要还不是非洲的话,还能是哪儿?
神话的真相
前面的发现基本确定了《山海经》所述的西部世界地点,那么接下来的发现,可以说是更加的细思极恐,甚至都不需要细思就相当的恐怖了。
皮瑞雷斯地图
这份地图的诡异之处,就是在遥远的南美洲大陆,竟然出现了华夏神话中人尽皆知的刑天。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刑天是在与黄帝争夺神位的战斗中,被黄帝砍掉了头颅,并将它的头埋葬在了常羊山中。失去了头颅的刑天,于是将胸前的双乳化为了一双眼睛,将肚脐化为了嘴巴,一只手拿着斧子,一只手拿着盾牌,不停的挥舞,继续与黄帝战斗。
这么别致的形象,这么特殊的神话,是不太可能出现巧合的,那为什么《山海经·大荒西经》这个神话故事中的刑天,会出现在遥远的南美洲呢?而《山海经·大荒东经》中后羿射日的神话又会出现在北美洲呢?为什么《山海经·西山经》中的动植物有的会出现在南美洲,有的会出现在非洲呢?
《山海经·大荒西经》还有这样一段记载:湟水发源于此,向西流入赤水。赤水在《山海经》中曾多次出现,根据《山海经》是世界地图的猜想来推断的话,赤水基本已经确定就是今天的红海。而向西流入赤水,也就是说这段文字记载的地方,在今天大概中东这一片。《山海经》是这样描述这一片的:多金玉,多黄金;最重要的来了,这一片的统治者是十个神,这十个神长什么样子呢?书中记载:人脸马身、人脸牛身,而且还会飞。
中东地区遍地黄金,十个人脸牛马身会飞的神,这不就是他们么?这不就是苏美尔神话里那些从天而降的神么?只不过传说中他们的神是可以变换外形的,人脸牛马身是他们一个基础形态,如果需要变换人形的时候,他们就会变成这个样子:
苏美尔王表上就清清楚楚地记载着,曾经长期统治过他们的十个神。这十个神来到地球就没有犹豫,直接就选在了今天中东的两河流域这边,因为传说中这里遍地黄金,他们需要这些金矿来保护他们的母星尼比鲁,所以《山海经》竟然和苏美尔神话也对上了,正是因为都对上了,这也是揭开了《山海经》真相的一角。中东这十个会飞的神,全部存在于大洪水之前,既然《山海经》的作者来到这,看到了这十个神,也就是说,《山海经》的真正成书时间,可能要远远早于我们之前推测的四、五千年,而是在大洪水发生之前,也就是说至少在11,500年前。
这个推测,其实很好的解释了一个怪像,就是前面提到的,很多人看完《山海经》会有疑惑,就是《山海经》里描述了大量的奇珍异兽、半人半神,这些无论如何在今天的世界里是根本找不到的。但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这些记载的怪物曾经真实存在过,只不过是被一场灭世大洪水几乎给完全抹去了。前面找到的,就基本上能对应的那些生物,也许就是在那场灭世的大洪水灾难中幸存下来的物种,或者是那些物种的祖先。
如果《山海经》记载的是大洪水之前的世界,那么那场大洪水究竟对于地球的地貌造成了多大的改变呢?有没有更严重的地质灾难呢?关于这一点,恐怕已无人知晓了,但要提醒的是,今天的南美洲东海岸和非洲的西海岸,它们两者之间有着非比寻常的吻合情况。可能在大洪水发生之前,南美洲和非洲大陆是曾经是连在一起的,如果这样的话,这就很好解释了另一个谜团,那就是《山海经·西山经》所记录的西部世界,里面很多的动植物,有的在南美洲能找到,有的在今天的非洲能找到,可是这两个大陆在今天看来离的是有点太远了,很难出现在这同一篇里面。可是如果这两个大陆曾经是一体的,那么《山海经》西部世界中所有的谜团几乎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山海经》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